【桂阳诗文】胡小梅:村口老榆树
2019-03-15 17:23:2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阳诗文协会 | 编辑:刘艳萍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65

三十多年前,我还是个小孩子,住在农村老家。

母亲带着哥、姐和我在农村劳作,父亲在很远的地方上班,要很久才回来一次。

小小的我不用干活,只和小伙伴们在村口的老榆树下玩。我们在村口石板路上玩泥窝窝。将田里的泥巴捏成圆柱或方块,中间掏空,然后将有空洞的一面猛的往石板上砸,泥窝窝落地后开出一朵朵泥花,比谁的泥花大、砸得响。

村口的那条路,是进出村里的必经之路。站在村口老榆树下看出去,弯弯曲曲,经过一段田埂,再过一个小村子,然后上一个小小的山坡,拐个弯就看不到了。

多年后,全家迁出农村,随父亲到矿山生活。故乡在我脑海里就成了一幅画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村口,路旁一棵高大的老榆树,错落斑驳的老房子,袅袅炊烟,村后是高高的从没爬上去的大山。

后来,我们大了,在异地安了家。父亲老了,想回老家……

父母住回老家后,进出村口的那条路依着老路加宽了些,铺上了水泥,小车依旧只能开到村口,停在老榆树下。老榆树下换了老父老母等候的身影。

我们回去的每一天,都像过节,鸡鸭鱼肉摆上桌,父亲像年轻了十几岁乐得不可开交。最盛情的款待是做豆腐,早一天发好豆子,次日早起来又磨又煮又炸的忙活一上午。我们便能喝到浓浓的豆浆,吃上热腾腾的豆腐花,还能把刚做好的豆腐加工成油豆腐、酿豆腐。每经历一次做豆腐的过程都像回放一场老电影。

吃饱了,喝足了,呆不了两天又说要走了。

老父亲说,你们要工作要上班,走就走吧,也不留你们了。我每次都想提着行李快速的转身,说走就走。可老父亲不行,他每次都对着老妈说,你看看还有什么可以给她带走的,都带上。母亲便一次又一次地找能给我带的东西,这些年他的牵挂他的爱给我是最多的,只因我是走得最远的那个孩子。

我故作轻松的说,爸妈别送了,我自己提着东西走到村口就几分钟,又不要摆个什么仪式,你们出来干嘛

“就送你到村口吧,我年轻的时候,你奶奶也是这么送我的。”

“奶奶怎么送你的呢?”“她送我送到村口,然后站在那老榆树下,一直要看我走过那个山头,看不到影子了才回去。”老父亲真的老了,老到经常回忆有母亲的幸福了,老到说这么煽情的话都显得很自然了。

我开车离去,反光镜里只剩两个老人站在村口老榆树下,目送我们离去,盼着我们下一次回来。

作者:胡小梅,女,笔名南湾女人、蝴蝶。桂阳县诗文协会会员。为筑梦想,向阳而生。

责编:刘艳萍

来源:桂阳诗文协会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